园区资讯 |2024-03-27
大虹桥的发展引人瞩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发布3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广播媒体先后将镜头聚焦这片热土,深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方方面面,对话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联合国采购项目、广联达上海公司、天合光能、斯凯奇中国项目、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信达生物上海分公司、禾赛科技、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等区域内企业和平台,直观展现“大虹桥”三年蝶变。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大虹桥”三年蝶变!立足虹桥可以面向全球 “虹桥”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今年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三周年。三年来, 7000平方公里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努力推进“一核两带”协同发展,从“上海的虹桥”跃升为“长三角的虹桥”“中国的虹桥”乃至“世界的虹桥”,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万亿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服务企业“走出去”功能平台成效日益显现。
InnoMatch平台:“针对企业端或者成果端不同的阶段,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
企业方:“前景还是比较光明,去把成果转化,我认为才是核心的重点。”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会议室,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及企业三方正就临床转化进行深入探讨,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总经理、科寻科汇(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超说,自入驻大虹桥以来,InnoMatch从上海起步,不断深入长三角、深耕全国市场:“虹桥商务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我们有很多的一些绿色通道。虹桥商务区对跨境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转化有相应的支持政策,包括基金设立、功能性平台纳入,把InnoMatch纳入虹桥第一批生产性服务平台。我们在投资在资本运作方面,都有相关政策支持,对成果转化落地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虹桥面向全球,在陈超看来,InnoMatch本身在搭建一个国内与国际技术要素流通的渠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不仅是中国与世界联通的枢纽,也是全球资源汇聚的枢纽。目前,平台已在全球11个国家有400多个合作伙伴,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入驻三年,营收上增加了5倍,长三角技术需求上线量增加了25%,供需对接量去年提升了120%。借助‘丝路电商’示范区的建设,借助虹桥商务区平台,为中国的科技企业出海搭建平台,形成全球的创新要素供应链。”
同样是一家服务于国内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项目的平台,联合国亚洲采购中心入驻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以来,帮助到700多家企业成为联合国注册供应商。联采项目办业务部负责人姜渊说:“联采项目信息平台发布了近7万条采购信息,为库内企业精准推送重点采购项目,已有多家企业取得了从0到1的突破,累计中标金额达到人民币1,500万元。我们加快完善平台功能升级,下一阶段将打造第一个联合国对华采购优质供应商名单数据库。”
围绕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港和“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虹桥商务区正在重点培训震坤行、广联达等一批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作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的广联达入驻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后,在长三角区域服务超过100万终端客户、助力长三角建筑产业升级。
广联达集团副总裁,广联达上海公司执行董事郭建峰说:“入驻商务区近4年时间,整体感受总结起来就是5个字‘多、快、高、好、优’。商务区各类的政府扶持政策多,政府对企业的响应速度快,专业度非常高,配套的设施服务持续向好,整个区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非常明显。广联达也将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机遇,与中国优秀的建设企业一起协同‘出海’。”
三年来,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与大虹桥的建设发展同频共振。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表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加快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商务区开放能级,加快建设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更好服务区域内企业。
“三省一市共同构建‘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中心’,打造服务长三角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建设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完善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政策服务体系。”